中國木地板暗藏著巨大的市場潛力。近年來,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持續升溫,未來國民經濟發展對地板的需求拉動強勁。2006~2020年間,中國城鎮新建住宅竣工面積將約達120億平方米,年均近8億平方米,按可進行地面裝飾的面積占80%、預測近幾年木地板在該領域平均市場占有率為25%計算,假定“十一五”期間平均新建住宅面積等于今后15年平均值,2006~2010年城鎮新建住宅對木地板的年平均需求量約為1.58億平方米,這將釋放木地板市場需求的巨大潛力。同時,國外消費者同樣也普遍看好國產木地板。中國的木地板企業在產品自主研發、品質監控、企業文化和品牌戰略等方面,還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,要實現從“中國制造”向“中國創造”轉變,只有通過自主研發、形成自己的強勢品牌,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”。地板行業目前最需要的是“狠角”的出現,因為只出現如家電中的“航母企業”,行業和市場才能真正規范發展。
首先,地板行業的資本運作依舊處在低端水平。全國數千家地板企業,除了國有的幾家之外,地板行業的資本市場幾近空白,沒有資本市場就不會出現真正的行業重組,事實證明這不是一個偽命題。但是,地板行業的資本市場如何運作卻是一個很大的難題,既懂得地板行業又熟諳資本運作的人才太過于匱乏。然真正的核心問題不在于此,而是地板行業企業家的思想,因為進入門檻較低和技術含量有限,行業內的企業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,在資本運作的認識上存在一定盲點。
其次是并購。大亞控股圣象和宏耐只是一個個例,地板行業真正的并購行為并不多見,甚至有一些企業家安于現狀,并沒有打造“航母”企業的魄力與眼光。這正如某一位國家領導形容浙江企業的那樣,浙江遍地是狼,而缺少虎。地板行業也是如此,出現在衛浴行業的那種大手筆的并購行為并沒有在地板行業中看到,倘若真正出現幾家超大型地板企業,相信對整個行業的規范和發展都將具有重大意義。
再次,人才匱乏是重大因素。地板行業缺少人才,這是行業公認的事實,“圈子小,人員少,轉一轉,大家都熟了”,是目前地板行業的人才現狀,“跳來跳去”與“挖來挖去”頗受行業詬病,但企業又無可奈何。有一些數據極其有意思,根據調查,超過60%的地板企業沒有自己專有的文案,82%的地板企業不知道什么叫網絡推廣。
全球金融危機對中國木地板產業有沖擊但不至于成災,只是目前人們缺乏對市場的信心。市場經濟的運行軌道總是在波峰和波谷中循環前進,地板業不景氣不會長期存在,國內擁有強大的內需市場,中國家具建材市場的需求量還很大。